决死队旅长叛变,阎锡山接见后随即变脸,挖个坑活埋了

作者:武陟东旭1939年12月14日,寒风凛冽,骑在战马上的决死第4纵队独7旅旅长卢宪高的心里却很燥热,因为他即将叛变投

作者:武陟东旭

1939年12月14日,寒风凛冽,骑在战马上的决死第4纵队独7旅旅长卢宪高的心里却很燥热,因为他即将叛变投靠阎锡山,觉得自己有好日子过了。

他不知道,自己正在走向一个巨大的陷阱,万劫不复。

众所周知,决死队是我方领导的抗日队伍。阎锡山为了拉拢旅长卢宪高,承诺让他当师长。

卢宪高带着2名警卫员策马飞奔,来到阎锡山的官邸。

谁知,阎锡山跟他没有说几句话,就阴沉着脸,恶狠狠地说:“给我推出去,杀了!”

阎锡山是个老滑头,一直利用我方领导的牺盟队保护他的地盘。

我方领导的武装力量,为了保卫国土跟日寇浴血奋战,阎锡山乐得坐享其成。

可是,1937年11月太原沦陷之后,阎锡山丧失了抵抗信心,打算和日本人合作。

1938年底,汪精卫投日之后,阎锡山的愿望更加急切。

阎锡山

在他看来,能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是硬道理。他公开说:“汪兆铭能跟日本人合作,我阎百川为何不能?”

阎锡山说干就干,他多次召开军官会议,释放试探气球,他说:“抗战与和平要一分为二看,不能说主张抗战就是英雄,主张和平就是汉奸。”

山西决死队薄政委一听眉头紧皱,严肃地说:“只要日寇占领我们一寸领土,就没有真正的和平;跟侵略者和谈、妥协就是投降,就是汉奸!”

薄政委在山西

听薄政委这么一说,下面的将领也义愤填膺,纷纷附和:“是啊,不能跟日本人和谈。”

阎锡山听了非常尴尬,心生一条毒计。

1939年12月初,晋绥军第61军陈长捷部动手了。

他们包围了我方领导的决死第2纵队,将我军一个连缴械。

二纵队政治部主任韩钧当时正在宜川(阎锡山驻地)出差,随即向阎锡山控告。

阎锡山听了,表面上很气愤:“竟有此事?简直是没有王法了,你给我狠狠教训一下陈长捷,我给你撑腰。”

听阎锡山这么一说,韩钧没有多想,立即赶回部队组织反击,打残了陈长捷一个营。

事后,韩钧给阎锡山发电汇报:“长官:陈长捷一个营全部已经被我方缴械。”

决死队资料照

阎锡山一看电报,大喜,随即开会对自己的心腹将领说:“我早就说决死队脑后长有反骨,现在终于反了;对他们决不能手软,要坚决打击!”

1939年12月3日,晋绥军第19军、第61军在王靖国和陈长捷的指挥下,将抗日决死队第二纵队第196旅旅部团团包围,晋西事变大幕由此拉开。抗日决死队第2纵队苦战之后冲出突围,转入晋西北进行抗战。

在对2纵动手的同时,阎锡山把魔爪伸向了驻扎在晋西北地区的决死第4纵队,将晋绥军骑兵第一军赵承绶部的一个团,秘密部署到纵队驻地附近。

消息传来,4纵政委雷任民开始警惕起来。

其实早在半个多月前,阎锡山已经动手,拿出真金白银和高官厚禄,对决死队将领进行收买。

33团团长鲁英麟(化名鲁应禄)在两周前,就带了两个营叛变到傅作义那里。

雷任民等人经过讨论,认为情况紧急,阎锡山动手是必然的,不能坐以待毙,必须先发制人,清除4纵队的内奸。

此时的4纵下辖两个旅——第203旅和独7旅。

根据情报,203旅旅长刘武铭、独7旅旅长卢宪高及第20、34团团长刘鸿绪、褚适褐都被阎锡山收买。靠得住的,只有第18团、第19团和35团。

而18团当时不在驻地,只能让19团和35团来完成锄奸任务。

双方力量势均力敌,一着不慎,就会满盘皆输,所以必须突袭,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。

12月12日20时,在夜色掩护下,2个团兵分四路出发。

19团团长冯基平带一个连,他们直奔第203旅旅部;团政治部主任杨叶澎带一个连,急速杀向第203旅20团团部。

独7旅35团营长张效中则带一个营,负责消灭独7旅旅部人员,团长李宝森亲自带一个营,去解决独7旅34团团部。

为了协助四纵的锄奸行动,山西新军工人卫队旅第22团政治处主任王庆生也奉命带来一支部队,与晋绥军骑兵第一军的穿插部队对峙,用以保障四纵队的侧后安全。

卢宪高经不起阎锡山“师长”头衔和十万大洋的诱惑,打算叛变。

33团团长鲁英麟是他的部下,11月份没有打招呼就带着一个团叛变,因此卢宪高已经被监视起来。

决死队资料照

卢宪高一想,旅部不能待了,到哪里去呢,他想到了34团3营。

34团3营营长魏继奎是卢宪高的老乡,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,是他的铁杆兄弟,还是他的小舅子,关系非同一般。

因此,卢宪高就借着外出视察为名,到了34团3营驻地躲了起来。

3营有两个连长也是卢宪高的心腹,愿意跟他投靠阎锡山。

卢宪高大喜,就让小舅子魏继奎通知3个连长,集合部队装备投奔阎锡山。

3营教导员站出来阻拦,魏继奎掏出手枪,用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对方说:“这是旅长的命令,拦我者杀!”

就在这时,平地响起一声炸雷:“谁敢开枪,老子送他上西天!”

魏继奎回头一看,是独7旅35团营长张效中来了。

他手持双枪,一脸怒容,对准了魏继奎。

魏继奎一看,腿都软了,手枪竟然掉在地上,

因为张效中是有名的神枪手,人称“铁阎罗”,曾经一人打死过5名日军。

很快,34团团部、3营7连、8连、9连都被控制,几名连长也被逮捕。

卢宪高是个滑头,在下达命令反叛之后,带着个十几个警卫员在距离现场500米遥控指挥,一旦有意外立即开溜。

这边发生对峙,他见势不妙,带着警卫员像丧家犬一样,策马飞奔到了阎锡山驻地秋林。

阎锡山一听说卢宪高到了,心中高兴,但一看到对方只带了十几人回来,就像浇了一盆冷水,脸阴沉下来。

“长官,我什么时候去上任?”

“你还有脸要官?”阎锡山暗骂,但表面上不动声色,满脸堆笑:“你先去休息,我很快给你安排,三天内准备上任。”

等对方出门之后,阎锡山板着脸对晋绥军13军军长王靖国说:“好好安排卢宪高,让他到阴曹地府去当师长吧。”

王靖国一听,立即明白了长官的意思,就让手下在附近的小树林挖了一个2米深的大坑,然后通知卢宪高。

卢宪高到了后,王靖国笑着说:“按照我们的规矩,要当师长必须经过一项考核,站到大坑里,自己想办法出来,能出来才算合格。”

卢宪高身高一米八,认为这是小菜一碟,毫不犹豫跳了进去。

说时迟那时快,王靖国一声咳嗽,身边的人将一盆石灰冲着卢的头部倒了下去。

然后,大家一起往坑里填土,不一会就将卢宪高埋了。

我方几路人马,很快控制了局势,将叛变分子逮捕。

只用了一个晚上,决死4纵队就悄然解决了被顽固派分子控制的两个旅部和两个团部,避免了一场危机。

阎锡山下令处死了卢宪高,自以为做得隐秘,神不知鬼不觉。可是他忘了一句话,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。

原晋绥军教导一师师长、山西新军副总指挥陈光斗当时也在秋林,卢宪高的军校同学、王靖国的少校参谋王海游参与了活埋,而王海游跟陈光斗是好友,消息因此泄露。

陈光斗一听,心里不忿,找阎锡山讨公道,说:“人家真心实意投奔咱们,怎么可以言而无信,将人家埋了?这事如果传出去,谁还敢来投奔我们?”

阎锡山故作惊讶:“我怎么不知道这事,不会是谣传吧?我怎么听人说,这小卢跑到延安去了。”

陈光斗听了,指桑骂槐地说:“人家小卢前不久是绕道陕北回来的啊,要去陕北的话会等到现在?这王靖国真不是东西,对自己人竟然做出这种事!”

阎锡山(左)

阎锡山脸上青一阵红一阵,尴尬无比,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
沉默了一会,他才对陈光斗说:“说实话吧,小卢是给害了。”

“长官你为何不惩罚他?”

“他这样是为我着想,既干掉了新军,省得他们找我们的麻烦。又稳定了自己队伍,蒋委员长那边也好交待,一箭三雕啊。”

王靖国

陈光斗曾经当过决死队3纵队长,一听脊背阵阵发冷,感到阎老西心狠手辣,名不虚传,此人不能共事,跟着他不会有好果子吃。

后来,他干脆找机会去投奔了傅作义,1949年参加起义,建国后授予中将军衔。

【深耕战争史,弘扬正能量,欢迎投稿,私信必复】

TAG:晋绥,旅长,政委,警卫员